
浙江宣傳談調休
近些年,節(jié)假日調休的問題,常常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今年網上關于調休的討論尤其熱烈。“五一又雙叒調休了”“五一其實只放1天”等話題不斷登上熱搜。有觀點認為調休制度不合理,是時候取消了;有觀點認為有的調休“誠意不足水分足”;也有觀點認為,調休存在合理性,一味吐槽調休并不能解決休息不夠的問題。
調休從1999年開始,已經伴隨國人走過了25年。爭議當前,調休是否該做優(yōu)化?如何才能讓這個眾口難調的問題在理性的討論中得到進一步解決?值得我們探討。
一
調休真的一無是處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調休是怎么來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只有4個法定節(jié)假日:元旦(1天)、春節(jié)(3天)、勞動節(jié)(1天)、國慶節(jié)(2天),共7天。然而,一年到頭長假少,一天不夠來回,很多人只能在春節(jié)回趟家。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火車車次少、周期長、載客量小,春節(jié)回家還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通宵排隊買票,忍受候車的等待與煎熬,在洶涌人潮中擠上車,路上再耗費大半時間,才能風塵仆仆地趕到家。
調休的誕生是基于現(xiàn)實國情和回應群眾期盼的考慮。為滿足群眾休息休假和團聚省親需求,緩解春運壓力,再加上經濟社會發(fā)展,人們的精神消費需求變得強烈,1999年,國務院將7天法定節(jié)假日增至10天,春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各3天,與前后周末拼接形成3個7天長假。這便是調休的最早由來。
2007年后,全國法定節(jié)假日增至7個:春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的時間依照農歷確定,元旦、勞動節(jié)和國慶節(jié)依照公歷,清明節(jié)依照節(jié)氣。節(jié)假日與雙休日不能“無縫銜接”,若沒有調休,那么部分節(jié)假日與雙休日之間就會間隔一兩個工作日,導致假期“碎片化”,這會造成諸多不便。
試想,在完整的五天工作日間放一天假,再接著上班,手頭進行一半的工作是否能等上班再完成?還是會造成僅有的一天假也在加班中度過?比如2023年清明節(jié),正值周三,沒有調休,導致許多人沒時間回老家掃墓。還有人說,清明只放一天假不夠用,爬完山祭完祖,累了一天又要接著上班,沒時間休整。
針對調休,有關部門曾公開回應,“總體而言,調休比不調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調?!闭{休就是在節(jié)假日總量固定的前提下,為避免節(jié)假日“碎片化”所作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所以,調休有它的進步意義。20多年來的調休實踐,本身就是在“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約束下尋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結果。在一個人口14億多的國家,大到方針政策的調整,小到一項工作的開展,很多時候都是在多目標平衡中尋求最優(yōu)解,調休的產生也不例外。
二
調休帶來更多調整生活的時間和空間,客觀上還促進了假期經濟的紅火。但有人經歷調休之后,反而覺得“累覺不愛”。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雖然喜提小長假,但很多人一想到周末補班就焦慮。以損失周末為代價的小長假,盡管總休息天數(shù)不變,還是會讓人產生失落感。比如,長時間工作令人疲憊。調休帶來的另一重影響,就是上班族要比原先連續(xù)工作更長時間,一些“單休黨”更甚。此外,調休形成的小長假打破了人們習以為常的工作休息節(jié)奏,可能導致“節(jié)后綜合征”,影響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可能失去周末,還是長時間連續(xù)工作,都是伴隨著調休制度誕生就有的問題,而不是什么新鮮的問題,但是這些年來,這些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調休制度似乎成為眾矢之的。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更加值得我們思考,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和研究。
比如,過度加班讓很多人身心俱疲。調休引發(fā)疲勞的原因不能全怪調休本身。不知從何時起,加班成為很多單位特別是一些互聯(lián)網企業(yè)奉行的文化。很多人被卷進了職場內耗,五天下來身心俱疲,很渴望周末能得到短暫休息,此時如果工作日再延長一兩天,身心都很難接受。在有的單位,經過調休后,周末原本只剩下一天的休息時間,都被加班占用了。正如有網友說,大家在吐槽調休,更是在吐槽“996”“白加黑”帶來的負面效應。
燈火通明的辦公室大樓 圖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比如,節(jié)假日旅行可能比上班還累。這些年來,人們的旅行需求呈井噴式增長。隨著文旅市場趨于火熱,節(jié)假日旅游景區(qū)人擠人已經不是什么新聞。雖然小長假對旅游業(yè)的促進作用巨大,但人群集中出行容易導致交通堵塞和安全隱患,再加上車票機票難買、酒店漲價、景區(qū)宰客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大大降低游客體驗感。有網友吐槽,“小長假像是上演‘人在囧途’,感覺在‘花錢買罪受’”“放個假感覺更累了”。
比如,休假制度帶來的獲得感不強。在討論調休的文章的評論區(qū),“先把雙休落實了吧”等對休假制度的呼吁,經常能獲得高贊。我國現(xiàn)行法定節(jié)假日11天,周末104天,帶薪休假5至15天,總假期天數(shù)處于國際中等偏上水平。但當前帶薪休假制度和雙休制度落實不到位,削弱了部分勞動者對休假制度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有些單位的職場文化甚至以不放假為榮,為不保障員工的休假權找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網絡情緒。
再如,年輕人對“放假自由”的追求。集中放假曾經讓很多中國人享受到了長途旅行的快樂。但是,90后、00后年輕人并沒有經歷過全年法定節(jié)假日只有7天而不調休的時代。他們更喜歡自己做主、隨性出行。更多的年輕人期盼的是能夠自由安排時間的假期,讓自己來掌握工作和生活的節(jié)奏?!罢l規(guī)定放假必須旅游,我不能躺平嗎?”“我喜歡放假自由的工作”等話題成了社交平臺熱議的內容。年輕人更期待將放假定義權握在自己手里,在客觀上也帶來了新的休假需求。
三
一味否定調休,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任何制度都不會是完美無缺的,不管怎么調休都難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調休制度現(xiàn)在面臨爭議的原因,與其說是調休制度本身存在先天性不足,不如說是社會發(fā)展變化產生了新情況。很多網友吐槽調休制度,不一定就意味著不調休有多好、調休有多么不好,而是通過吐槽,表達出了人們對工作的要求、對休假的需求、對旅游的渴求更加理性多樣,更希望通過休假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筆者認為,今天我們看待調休制度,不是調休該“有沒有”的問題,而是要著力解決調休效果“好不好”的問題。今天我們解決休假問題,不是要“單打一”,眼里只有調休這個政策工具,而是要綜合施策、“彈好鋼琴”。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休息、享受更多的幸福,需要持之以恒地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筆者有以下四點看法。
對節(jié)假日的優(yōu)化調整多些耐心。很多人議論休假制度,是打心底盼望一年中的假期時間能夠進一步增加。這一點是否可以實現(xiàn)呢?事實上,國家對節(jié)假日的優(yōu)化調整,始終在以現(xiàn)在進行時的方式回應著群眾期盼。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每年的假期時間經多次調整而變得更長。曾經越來越擠的黃金周,就是在研判中被改成了小長假,人們的公休假因此得以增加。《國民旅游休閑發(fā)展綱要(2022-2030年)》就提出,要繼續(xù)優(yōu)化全國年節(jié)和法定節(jié)假日分布格局。制定休假相關制度需要考慮各種因素,相信針對當前各種爭議和呼吁,結合我國實際,相關部門會進行統(tǒng)籌考慮、作出決策。
對抵制無效加班“內卷”多些決心。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加班內耗不能成為一種風尚。無效加班、長期加班,一定程度上是對勞動者合法休息權的侵害,也會影響一個社會的活力。有專家認為,無效加班“內卷”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執(zhí)法。切實保障好勞動者的休息權,營造一個更加利于維護職場權益、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社會氛圍,需要相關部門再加把勁。
對落實帶薪休假多些用心。帶薪休假的落實有利于人們實現(xiàn)“我的假期我做主”,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錯峰出行、自主安排的客觀需要,但是仍有較大改善空間。當前勞動者“不敢休”、一些單位“不讓休”的現(xiàn)象仍較為突出,而《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并未對帶薪休假作出強制規(guī)定,客觀上影響落實效果。社會各界對于強制實施帶薪年休假、完善企業(yè)違法責任的呼聲很高,須引起關注和重視。
對地方探索靈活休假多些關心。讓距離群眾更近的基層來優(yōu)化休假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休假套餐”,也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2015年國家出臺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根據(jù)實際情況,優(yōu)化帶薪休假制度,實行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至今,已有河北、江西、重慶等多個省份曾出臺鼓勵2.5天休假的意見。還有部分企業(yè)和地方開始試點“上四休三”制度或是“隔周三休”等模式的錯峰休假。對于基層的積極探索,相關部門不妨多些鼓勵和關心,推動這些探索真正取得實效。
總之,改革優(yōu)化休假制度沒有完成時,更多需求需要被看見。期待未來更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夠享受到更多“詩和遠方”的寧靜與美好,讓休假成為生活的幸福標簽。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shù)據(jù)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隨時掌握互聯(lián)網精彩
- 1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7904160
- 2 殲-35完成在福建艦上彈射起飛 7809326
- 3 深圳:建議準備至少3天的應急物資 7711914
- 4 唱著民歌迎豐收 7618253
- 5 日本“蘋果病”流行達歷史頂點 7521059
- 6 孩子的數(shù)學邏輯比運算結果重要 7425900
- 7 背簍老人等公交被拒載 司機被開除 7333985
- 8 榴蓮降至15元一斤 7237147
- 9 成都體育生跳越10把椅子一次成功 7138945
- 10 港珠澳大橋主橋將封閉 704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