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阻止“約死”是全社會的責任
評論員 邱延波
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
4月24日凌晨,四川什邡市公安局發(fā)布警情通報稱,4月22日17時許,在什邡市鎣華鎮(zhèn)某林場內發(fā)現3名死者。現已查明,4月20日下午, 3人由外地到達什邡市鎣華鎮(zhèn)天橋村七組后,在天鵝林場深處服毒自殺身亡。
前有湖南張家界天門山,后有四川什邡天鵝林場,短短16天時間,發(fā)生兩起組團自殺事件,7名年輕人決絕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兩起事件,都是年輕人,都是在生前服用致命毒藥,自殺地點都是風景優(yōu)美之處。不明白他們生前經歷了什么,才會做如此選擇。媒體報道“約死”年輕人的共同特點,是經濟狀況都不太好或生活遇到了變故?!凹s死”,正在從網上虛擬世界走向現實世界。全社會應該警惕起來,“組團自殺”這股怪風千萬不能蔓延開來。
如何挽救這些厭世的年輕人?
首先從毒藥入手,查清毒藥從哪兒來的。警方要查清這些毒品生產、銷售等鏈條,嚴格控制致命毒藥的流通渠道,不能讓年輕人隨便就能到手。這雖然治標不治本,但至少可以一定程度緩解。
這些自殺者,來自不同的地方,都是在網上聯系好之后,共同赴死。對此,警方和社交平臺應該聯手行動。社交平臺一旦發(fā)現有類似的“約死群”,應該及時阻止這些交流,及時解散“約死”群,同時,盡快把相關信息提供給警方,警方及時跟進,找到這些人,進行勸解。當然,平臺這樣做,有可能會侵犯一些人的隱私,但搶救生命重于一切,隱私問題可以在救下生命后再探討。
總有一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理解不了年輕人的痛苦,憶苦思甜地說,過去物質極度匱乏,生活多么貧窮,吃糠咽菜都活下來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解決了溫飽問題,卻因為一些小問題而想不開,承受不了一點點壓力。
需要正視的是,現在的年輕人所承受的壓力,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從升學到就業(yè),從買房到結婚,從生子到養(yǎng)老,哪一項挺過來都過得不容易。父母,親人,社會,都在逼著他們負重前行,有時候一句不經意的玩笑,一個意外的變故,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約死”說NO,不僅僅是年輕人的事。全社會都應該關注,應該一點一滴地減去他們身上的重擔,而不是不斷往他們身上加“稻草”。讓年輕人充滿活力地生活、工作,讓年輕人沒有壓力地奔跑,是全社會的責任。
關注年輕人飛得高不高固然重要,關注年輕人飛得累不累更重要,給年輕人解除枷鎖,特別是心里的枷鎖,刻不容緩。
責任編輯:王珍珍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據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隨時掌握互聯網精彩
- 1 看總書記關心的清潔能源這樣發(fā)電 7904875
- 2 今年最強臺風來襲 7809607
- 3 澳加英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7712701
- 4 長春航空展這些“首次”不要錯過 7615967
- 5 43歲二胎媽媽患阿爾茨海默病 7519779
- 6 iPhone 17橙色斜挎掛繩賣斷貨 7425254
- 7 警方通報于朦朧墜亡 3人造謠被查處 7329893
- 8 女兒發(fā)現父親500多萬遺產用于保健 7236393
- 9 三所“零近視”小學帶來的啟示 7137198
- 10 劉強東“10年1元年薪”之約到期 704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