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徐匯氣溫目前全國最高
聲明:該文章來自(新聞晨報)版權由原作者所有,K2OS渲染引擎提供網頁加速服務。
今天是上海出梅首日,立刻發(fā)布了高溫橙色預警,暑熱升級,白天氣溫竄過38℃,眼看著要奔39℃……
午后,“上海氣溫登頂全國氣溫排行榜”掛上熱搜,令上海的小伙伴們感嘆終于“熱得有名分”。
一張來自午后12-13時的中央氣象臺實況排行截圖顯示,上海徐家匯站以38.2℃登頂全國兩千多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而今天,上海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8.6℃……
不久,“上海徐家匯體感溫度44.1℃”的熱搜話題也來了。
而且,這還不是第三方商業(yè)軟件測出來的體感溫度,居然是中央氣象臺測出來的,權威性杠杠的。
那么,中央氣象臺測出來的體感溫度,和上海沒到39℃的最高氣溫之間的溫度差是怎么回事?難道氣象部門少報了?
NONONO,市氣象局官方微博的小編立刻出來“辯解”了:“再次聲明,百葉箱溫度和體感溫度是不一樣的!不是不敢報40度,是百葉箱確實沒達到!這個觀測標準是全球統一的,不許說我們在騙人哦!”
這個全球統一的觀測標準到底是什么樣的?
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由在植有草皮的觀測場中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
原來如此,那可能很多小伙伴就要奇怪了:為什么不用更加貼合人們感受的體感溫度來報氣溫?
這是因為,體感溫度……難以被標準化,不僅與氣溫有關,還跟相對濕度、風速、輻射等氣象要素,以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衣著,甚至心情都有關系。
但即使如此,體感溫度也是有一定的算法的。比如,中國天氣網曾經引用過一份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fā)布的炎熱指數,是通過氣溫和相對濕度來換算得到體感溫度的一份表格。當氣溫高于一定數值后,在相同氣溫下,相對濕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
當盛夏氣溫的絕對值升高,又伴隨不低的濕度,體感溫度很容易超過四五十度。
酷暑猛于虎,看著往后一連串預報的37℃,大家還是抱緊空調、電扇和除濕機,出門的話“全副武裝”做好防護吧!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據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 1 從總書記的話語中感悟深沉的家國情 7904462
- 2 北方將現氣溫大逆轉 7807947
- 3 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被投毒 7713576
- 4 中國完成首次極區(qū)載人深潛調查任務 7617304
- 5 肯德基保密54年的炸雞配方將公開 7521398
- 6 普京:向“中國兄弟姐妹”致意 7423721
- 7 國慶出行 網警送你一份網絡安全指南 7334192
- 8 知名車評人陳震發(fā)生交通事故 7231817
- 9 黃蓉來開公交了 7137601
- 10 越來越多人喜歡上“搭子”社交 70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