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這樣熱下去 全球的早餐都“懸了”
動態(tài)
2025-06-25 11:33
聲明:該文章來自(湖南日報)版權由原作者所有,K2OS渲染引擎提供網頁加速服務。
盡管農民盡了最大努力適應當前的氣候變化,但全球溫度上升仍可能使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產量嚴重下降。6月18日發(fā)表于《自然》的一項全球作物產量分析顯示,到本世紀末,每變暖1℃,每人每天可獲得的食物量就會減少約121千卡。論文作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Andrew Hultgren說,根據目前的升溫軌跡,在變暖3℃的情景下,“這相當于所有人都放棄了早餐”。
Hultgren和同事收集了世界上六大主糧作物(玉米、大豆、水稻、小麥、木薯和高粱)的產量數據。這些作物提供了全球人類所需熱量的2/3以上。
“這是目前可用的規(guī)模最大的高分辨率作物產量數據集之一?!盚ultgren說,他們還從54個國家和地區(qū)收集了當地的天氣模式信息。然后,研究人員利用這些信息預測了不同作物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及農民將如何進行調整。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了解農民在歷史上如何對氣候變化作出反應?!盚ultgren說,這使研究人員能夠量化不同的農業(yè)適應措施,如改變種植的作物品種、增加灌溉或使用更多肥料等,將如何降低作物的損失程度。
他們發(fā)現,對于除水稻外的其他作物而言,高溫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而水稻在更暖的夜晚會生長得更好。根據預測,到本世紀末,與沒有全球變暖的情況相比,全球玉米產量預計將下降12%或28%,這取決于溫室氣體排放量適中還是非常高。
此外,上述損失程度還取決于農民如何應對高溫天氣,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例如在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情況下如何給作物施肥。如果農民不采取措施適應氣候變化,那么在變暖程度高的情景下,到本世紀末,作物損失將增加約1/3。不過,研究人員指出,即便采取了農業(yè)適應措施,也不太可能彌補氣候變化造成的巨大作物損失。
“在一個高度變暖的未來,美國玉米帶是否依然存在都值得懷疑?!盚ultgren說。
美國哈佛大學的Wolfram Schlenker指出,農業(yè)適應措施不太可能彌補氣候變化造成的作物損失的結論,與之前針對特定地區(qū)開展的研究相吻合。Hultgren等人的研究不只關注了一個國家,還從世界各國收集了數據。
這種全球視野下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模式。例如,研究人員發(fā)現,預計作物損失程度最嚴重的不是低收入國家,而是世界上相對富裕的“糧倉”地區(qū),如美國中西部和歐洲等地。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Michael Roberts表示,這些發(fā)現與小規(guī)模研究的結果一致。但他指出,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比如未來氣候變化的程度以及異常復雜的全球糧食系統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并且這些不確定性中的大部分帶來的影響可能都是不利的。
來源:科普中國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據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排名
熱點
搜索指數
- 1 看總書記關心的清潔能源這樣發(fā)電 7904314
- 2 央視曝光直播間“高端四件套”貓膩 7809400
- 3 以總理:絕不會有巴勒斯坦國 等著瞧 7711961
- 4 長春航空展這些“首次”不要錯過 7616633
- 5 租客長租15年不到1年就被勸退 7521823
- 6 9月23日晚8點將上演“龍收尾”天象 7428535
- 7 馬斯克特朗普鬧掰后首次同框 7331200
- 8 43歲二胎媽媽患阿爾茨海默病 7238711
- 9 三所“零近視”小學帶來的啟示 7141893
- 10 我們?yōu)槭裁匆プ矒粜⌒行?/a> 704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