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個月燒光幾百億 外賣大戰(zhàn)誰是贏家
聲明:該文章來自(每日人物社)版權由原作者所有,K2OS渲染引擎提供網(wǎng)頁加速服務。
這是近5年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商戰(zhàn)——三家巨頭:京東、美團、阿里,幾個月燒光數(shù)百億,將外賣行業(yè)的峰值訂單從一天1億頂?shù)搅?.5億,數(shù)億普通人的生活被卷入,千萬商家的生計被影響。
這也是一場極為反常的商戰(zhàn)——它誕生于一個熱錢冷卻、資本和創(chuàng)業(yè)者都不再奢求高增長的時代,錢如此金貴,卻又如此闊綽、不計代價地撒向市場。外賣不是新興行業(yè),不在前沿賽道,更不算資本風口,沒有媲美AI、芯片的誘人故事,但這一次,為了爭奪幾億張嘴,幾家巨頭貼身肉搏。
爆發(fā)于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外賣大戰(zhàn),起因是“將所有線下生意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重新做一遍”,也將不少年輕人的飯桌從線下搬到線上。而第二次外賣大戰(zhàn),遠沒有那么宏大,能打起來,始于一個雜交業(yè)務:“閃購”,它介于電商和外賣之間,比傳統(tǒng)外賣品類豐富,比傳統(tǒng)電商配送更快。
但很快,所有人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錢和注意力,還是流向了餐飲。沒有什么比券后1塊錢的雞腿飯和“0元購”的奶茶更有殺傷力。恰恰是在性價比被空前重視的當下,才會爆發(fā)如此的戰(zhàn)爭——絕對的性價比,才能在這個疲憊的時代,調動起更多人的興趣,自愿加入。
文 |?徐晴 王瀟
編輯 |?辛野
運營 |?芋頭
90天,2500萬單
剛剛過去的立秋,被稱為“外賣界的雙11”。因為一個網(wǎng)?!扒锾斓牡谝槐滩琛?,美團和淘寶閃購發(fā)起3日沖鋒,一家推出“滿20減20”的奶茶券,另一家就給百萬杯奶茶免單,秒光的優(yōu)惠券、奶茶店里幾米長的小票、緊急戰(zhàn)備狀態(tài)中的平臺,將激戰(zhàn)了幾個月的外賣大戰(zhàn),推向了第三個高潮。
但在最新一次沖鋒中,美團和淘寶閃購華山論劍,京東的身影退后,與幾個月前高調的闖入者姿態(tài)截然不同。
10多年前,外賣這條賽道里曾掀起百團大戰(zhàn),無數(shù)輪搏殺后,美團和餓了么成為最后的贏家,它們又花掉很長時間,將日訂單做到了約6000萬和2000萬的水平。但從0達到2500萬,京東只用了90天。
回溯京東的入局,它站立在美團和餓了么的肩膀上,也站立在一個高度連鎖化的餐飲行業(yè)之上。
▲?京東秒送的騎手。圖 / 視覺中國
行業(yè)中有大量成熟的人才:除了美團的多位高管,餓了么在外賣業(yè)務各個職位上的人,都接到過京東的面試邀請。2月初,在餓了么負責商務拓展(BD)的王昭覺參加了京東的面試,對方態(tài)度激昂,“只要你職位合適,有能力在,京東一路綠燈”,并提出了50%的薪資漲幅(19薪+年終獎),唯一的要求是單休,早9晚9。那段時間,他身邊多位餓了么的同事和美團的同行,跳槽去了京東。
商家和騎手,也早已被行業(yè)培養(yǎng)出一套成熟的行動規(guī)則,尤其是,大家去京東,并不意味著要離開美團和餓了么。關鍵在于如何取舍。
孫勝曾在外賣平臺擔任多年運營,離開平臺后創(chuàng)業(yè),做了餐飲。在他看來,京東的“打法和節(jié)奏很好”。在外賣行業(yè),每年的旺季從5月開始,到8月結束,京東搶在旺季到臨之前,就做了第一個周期的布局和進攻。
2月之前,京東就密集接觸了多家餐飲品牌,例如庫迪、老鄉(xiāng)雞等,它們同為大規(guī)模連鎖餐飲企業(yè),并且早已實現(xiàn)了高度數(shù)字化。以庫迪為例,總部控制著全國數(shù)千家門店,從財務結算到供應鏈,后臺統(tǒng)一管理。選擇連鎖餐飲作為首批合作對象,讓京東有了捷徑,不必像10年前的美團和餓了么那樣,一家店一家店地拜訪,而是批量上架,在全國各地快速拓展商家數(shù)量。
大規(guī)模連鎖化,是近幾年餐飲行業(yè)最重要的變化——蜜雪冰城、古茗、瑞幸等茶咖頭部品牌都突破了萬店,其余競爭對手也都在向萬店進發(fā);與此同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成功上市,老鄉(xiāng)雞也提交了IPO申請。這些熟悉的名字,幾乎都是本輪外賣大戰(zhàn)中的關鍵角色。
想要快速在更多城市鋪開戰(zhàn)力,不能只靠自己。據(jù)王昭覺觀察,京東也會尋找代理商來開拓和管理(類似茶飲的加盟商,平臺下放資源和權限,代理商負責開拓商家、運營和配送調度,跟平臺有利益分成),類似美團和餓了么的模式。
不過,美團是否用代理商,會以城市劃分,投入產出比(ROI)更高的城市采取直營,低線城市尋找代理商,同時,對代理商的資金實力、運營能力有相當高的要求。而京東是平臺直接對接大KA(連鎖品牌商家),代理商面向非連鎖商家進行開拓和運營。
就像是茶飲品牌擴張時會引入加盟商,代理商分一杯羹的同時,也替平臺分擔了一部分經營風險。但相比美團以城市區(qū)分直營和代理商的模式,京東會以連鎖和非連鎖商家來區(qū)分,模式更加穩(wěn)妥,自身風險也更低。
新勢力想要撬動局面,得拿出“拜碼頭”的誠意。
商家苦抽傭,京東就推出了5月1日之前免抽傭的政策;消費者不愿意承擔的配送費,京東也給免了。在上海從事外賣運營多年的孫勝給出一個數(shù)據(jù):在此之前,美團和餓了么的每一單外賣,平臺都會抽取5%-7.2%的基礎費用,配送費也是兩頭收取,商家和消費者都得付一部分,還會隨著距離、時段、客單價和天氣等變化。他計算過,平均下來,配送費約占一個訂單價格的12%。加上抽取的基礎傭金,商家付給美團的錢,占每個訂單總價的18%左右。
不過,京東的補貼是“流水線”式發(fā)放。給商家的流量曝光和補貼一視同仁,就比如,“滿15減14”的券,所有商家都可以用,所有門店獲得曝光的概率也幾乎相同。
▲?2025年5月,“京東超級外賣日”的促銷宣傳。圖 / 視覺中國
放到10年前的百團大戰(zhàn),孫勝回憶:“早期美團和餓了么做商家的上架,給了BD很大的權力,由他們來定不同店給多少補貼?!贝笃放茣@得更多的流量。餐飲老板們早已被第一次戰(zhàn)爭教育過了,他們最擔心的,無非是流量和補貼的不均衡,“我(在京東)上架了,你流量都給庫迪怎么辦?”京東的政策除了降低運營難度,也爭取了不少商家。
飯菜、酒水都已經備好,可以開門迎客了。京東選擇了一個事后看來很有性價比的工具——輿論,由此招來大量騎手和消費者。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京東宣傳自己做的是“品質外賣”,會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并提供保底工資。而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親自下場送外賣這件事,穿透了地域和圈層,成了最好的廣告。
湖北某縣城的一位庫迪加盟商對此深有感觸。他經營的門店在3月份由總部統(tǒng)一上線京東,盡管最初也有補貼,券后3.9元就能買到一杯咖啡,但只增加了寥寥幾個訂單。4月21日,劉強東送外賣的消息開始瘋傳,造梗的表情包出現(xiàn)在打工人的聊天對話框,這家?guī)斓系暝诰〇|外賣的日訂單一下子漲到100單以上,“線上,刷著京東和劉強東的視頻,線下,我們店的單子在京東上面跑?!?/p>
孫勝認為,假如沒有借助輿論傳播,“京東的訂單規(guī)模,我們直接說,(一天)有個幾百萬單已經很不錯了?!?/p>
10年前第一次外賣大戰(zhàn),將成千上萬個商家搬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上,讓更多路人掃碼下載App,比拼的是地推鐵軍的實力。但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基建已經相當成熟,瀑布一樣的文字和短視頻裹挾著流量,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透明、集中、精準。眼下第二次外賣大戰(zhàn),更像是一場線上的戰(zhàn)爭,而非線下的。
孫勝舉了個例子:“京東給騎手交社保的消息鋪天蓋地,基本上任何平臺的騎手都能刷到,等京東外賣上線的那一天,你要是騎手,你不去看一眼嗎?”
平衡被打破之前
在外界看來,京東像鯰魚一樣游入,把原本平靜的水面重新攪渾。但事實上,維持多年的局面被打破之前,一些事情已經悄悄在變化。
早在4年前,美團就著手布局閃購業(yè)務。美團某城市代理商秦寒告訴每日人物,閃購的發(fā)展是“從慢到快”,早期默默無聞,從非餐的蛋糕、鮮花、酒水飲料、商超做起,“你在超市能買到的東西基本都涵蓋”。但從2023年開始,散步變成了跑步,美團開始布局閃電倉,擴展到3C數(shù)碼品類,最初只有手機這一品類,“我覺得是在試水,試過覺得還行,直接大張旗鼓地鋪開”。
增長并不是爆發(fā)式的——“它是逐步的,類似于今天比昨天多,這個月比上個月多?!迸c此同時,作為美團的城市代理商,他收到了來自新業(yè)務的壓力,平臺要求為閃購業(yè)務做“更徹底的宣傳”,KPI也逐步加碼,成交額的增長率要求從10%漲到50%,甚至100%。
▲?美團閃購其實很早就開始布局。圖 / 視覺中國
美團的一舉一動,對手們都看在眼里。餓了么中層齊潤記得,美團從2023年下旬開始在閃購業(yè)務上發(fā)力,除了小象生鮮、袋鼠超市、袋鼠便利等美團自有品牌,還逐步上線了一些連鎖商超,比如名創(chuàng)優(yōu)品,以及各地的夫妻店等。
真正的增長發(fā)生在去年下半年。從2024年12月到2025年5月——外賣大戰(zhàn)徹底打響前的半年,在秦寒所在的城市,閃購業(yè)務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了一倍,跟4年前相比,整體增長超過幾十倍。
餓了么內部一直關注美團。齊潤獲得的兩個數(shù)據(jù)顯示,美團閃購的增長快得驚人:第一,在4月底的深圳,美團閃購的訂單已經翻倍增長,日訂單達到了100萬單以上——這意味著一個新業(yè)務越過了生死線;第二個數(shù)據(jù)是,閃購在所有美團外賣訂單里的份額占到了35%以上。
京東入局外賣的速度和美團閃購的擴張速度,都讓齊潤感到驚異。他提到,餓了么內部原本預測,美團在2026年才會侵入京東的地盤,“首先從需求來看,餐飲的需求大于零售(閃購);其次從結構來說,美團把零售打成熟,一般需要2到3年時間,第一年跑試點,做案例,第二年是快速進行全國的鋪設,第三年開始形成規(guī)?;谟咸岢鲆蟆!?/p>
實際上,京東入局外賣的快建立在美團閃購的快之上。齊潤判斷,京東依靠數(shù)據(jù)決策,“很可能發(fā)現(xiàn)了3C品類的銷量對比其他品類增速不一樣,甚至是呈現(xiàn)下滑的趨勢,發(fā)現(xiàn)新來的對手是美團,產生了一系列的戰(zhàn)略決策。”
一位美團人士也評價,當美團閃購也開始將3C數(shù)碼產品當成賣點后,“相當于打到了京東家門口,今年不應戰(zhàn),就晚了”。
京東在外賣上的動作,確實比外界看到的更早。一家連鎖餐飲品牌人士向每日人物透露,京東在去年八九月份左右,就在接觸一些連鎖品牌商家,當時京東已經挖來了一位美團的高管,由這位高管對接。后來,劉強東也曾親自出面,與重要連鎖餐飲品牌接觸。
時機醞釀成熟后,趕在夏天到來前,這場外賣大戰(zhàn),京東吹響了沖鋒的號角。
閃購,一個性價比更高的戰(zhàn)場
當美團的閃購業(yè)務入侵了京東的地盤,京東很快決定以攻為守,在外賣上發(fā)力,回搶美團的領地。在雙方的較量中,閃購被定義為外賣和電商的“過渡形態(tài)”,對雙方來說,都是最有力的抓手。
美團做閃購,思路清晰。不同于一些大廠做房地產、游戲、教培——這些跨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嘗試,往往鎩羽而歸,燒光幾百億都很難找到穩(wěn)定又可持續(xù)的模式——它更類似于做社交起家的小紅書、抖音下場發(fā)展電商,又像做電商的拼多多嘗試社區(qū)團購,都是在已有的業(yè)務版圖基礎上向外拓展,盡可能讓擴大新舊業(yè)務重合的部分。
比起小紅書、抖音、拼多多的嘗試,美團走出餐飲美食,做更多品類的閃購,更加順理成章。
對消費者來說,閃購兼顧外賣的配送速度和電商的廣泛品類,擊中了“出差忘帶充電器”這樣的痛點。而在平臺看來,閃購作為從外賣中生發(fā)出來的業(yè)務,前期并不需要投入很多成本。
▲?美團閃購打出的口號“30分鐘送達”。圖 / 美團閃購微博
齊潤將閃購涉及的典型產品稱為“小標品”,比如3C數(shù)碼產品,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占據(jù)物理空間小,重量輕,客單價高,不像餐飲那樣會翻灑,實際上的配送成本比外賣低,又可以無縫銜接已有的配送運力,實在是很有性價比的探索性業(yè)務。
另外一邊,京東探入外賣腹地,也有對新業(yè)務在性價比上的考量。
齊潤盤點過,眾多大廠中,有外賣配送和履約能力的屈指可數(shù),除了美團、餓了么,只有第三方閑散運力,包括達達和順豐等。其中,京東2021年成為達達的控股股東,雖然后者的運力普遍集中在一線和省會城市,但也為京東做外賣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在配送履約的難度上,餐飲>零售>幫送(閃送、同城送)>電商——餐飲是毛細血管最細的那一段,具體到了每家每戶的大門口,而不是樓下驛站;它也是對速度要求最高的一個,平均30分鐘完成一單,而不是以天來計算。
過去幾年,京東嘗試過7鮮超市(介于零售和餐飲之間)、京東電商半日達(介于電商和零售之間),當物流速度足夠快,觸達的毛細血管足夠細,理論上,電商的物流系統(tǒng)也可以向餐飲的方向進化。
自身有能力,而面前的蛋糕也相當誘人。齊潤就局部市場增速來看,餓了么目前在餐飲市場的份額,還能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速——這意味著餐飲訂單還有增長空間。另外,所有的訂單拉出來看,連鎖品牌餐飲的訂單目前還只占到60%左右——這說明餐飲的連鎖化和外賣業(yè)務的標準化程度,有望繼續(xù)提升,它們都關系到利潤率的增長。
這一切既構成了京東殺入外賣戰(zhàn)局的決策要素,也顯示出了性價比時代的重要特征:別的消費都可以省儉、降級,但人終究要吃飯。當馬斯洛需求的上層難以滿足,處于底層的生理需求——吃,會被提到格外重要的位置,年輕人可以不買包,但絕不能虧待自己的嘴。
消費市場的變化,波及了產業(yè)和資本。這幾年,資本市場遍地失落,但餐飲企業(yè)頻頻上市敲鐘,幾乎都是走向連鎖化,在沖擊千店、萬店的路上狂奔。這也是眼下這場近5年來最大規(guī)模商戰(zhàn),集中在餐飲行業(yè)打響的原因。
高調投入商戰(zhàn),也不失為一種成功的營銷。
入局外賣后,消費者每天至少要打開京東App兩次。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5月30日20:00至6月18日23:59,京東整體訂單量突破22億單,下單用戶數(shù)同比增長超過100%。京東App的DAU(日活躍用戶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3C、家電、服飾美妝、日用百貨品類都有所增長。
再淡定的對手,都坐不住了。更大規(guī)模的追擊戰(zhàn),很快打響。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圖 / 視覺中國
大額券、價格戰(zhàn),重心偏移
過去10年,商業(yè)世界誕生過無數(shù)場激烈又精彩的戰(zhàn)爭。
ofo和摩拜的共享單車大戰(zhàn),運營人員為搶占地盤大打出手;教培巨頭開出天價挖角名師和主講,營銷大戰(zhàn)鋪天蓋地;茶飲爆發(fā)新品大戰(zhàn),你有楊枝甘露,我有多肉葡萄;瓶裝飲料一直也不平靜,可口可樂買斷瓶蓋,在供應鏈上制裁元氣森林……其中也包括美團和餓了么的外賣攻城之戰(zhàn),秦寒回憶:“最夸張的就是,一個城市會投入一大筆錢,將整個管理、運營、騎手團隊瞬間換了衣服,從藍色變成黃色,或者反過來?!?/p>
▲?圖 / 視覺中國
每一場商戰(zhàn),都關于錢,又不僅僅關于錢,只有花錢的效率更高,把錢花在對的地方,才有可能勝出。而更多的錢流向哪里,戰(zhàn)場就在哪里。
如今的第二次外賣大戰(zhàn),發(fā)券是核心手段,用戶端是關鍵戰(zhàn)場。
4月11日,京東外賣發(fā)起百億補貼,無數(shù)張滿15減14的優(yōu)惠券撒向消費者,大量消費者聞風而來。4天后,京東宣布全天訂單超過500萬單;11天后,數(shù)字翻倍,來到1000萬單。
鄭源為商家提供外賣運營服務,他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美團等平臺的補貼是階梯式的,經過算法計算后,每家店根據(jù)過往的單量和價格帶,補貼數(shù)額不同,單價高的補貼力度更強,本身就很便宜的小面、奶茶等補貼得就少一些。
但另一邊,京東的補貼顯得粗放不少,所有商家享受同樣補貼,無差別地“滿15減14”,“純靠砸錢強行破圈”,很多賣重慶小面等低客單價餐食的商家,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平臺也難以承受,“四五天后,(京東)就悄悄把15減14的補貼取消了”。
4月中旬,美團沒有全面跟進,只是發(fā)布了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出現(xiàn)在App首頁入口。餓了么也處于觀望階段。
五一假期到來前,餓了么終于加入戰(zhàn)局,打通淘寶和餓了么,上線“淘寶閃購”,開屏就送大額優(yōu)惠券。前平臺運營、如今轉做餐飲的孫勝回憶,“餓了么原來只補10塊錢,現(xiàn)在一單再多補個2塊、4塊的”。上線6天,淘寶閃購突破1000萬單。到5月末,淘寶閃購聯(lián)合餓了么,宣布每天超過了4000萬單。
燒錢還在繼續(xù)。眼見戰(zhàn)局變化,京東決定加碼。5月中旬,針對正餐,京東出現(xiàn)了“滿60減30”的大額紅包,從客單價低的品類殺入客單價高的品類。5月18日,京東宣布百億補貼加碼,最大額的優(yōu)惠券有26元,奶茶、咖啡,1.68元就能買一杯。兩周后的6月1日,京東的日訂單數(shù)達到2500萬單,覆蓋全國350座城市。
也就是說,僅僅花了2個月,京東和餓了么、淘寶閃購一起,將外賣訂單總量拉高了4000多萬。
▲?網(wǎng)友們曬出的平臺各種大額補貼。圖 / 網(wǎng)絡
孫勝向每日人物強調,這樣的變化實際上違背了外賣行業(yè)的常識。短期內,蛋糕的大小一般很難被改變,同行競爭,你增長就意味著我下滑。但這次外賣大戰(zhàn),京東和淘寶閃購、餓了么的增長,并未帶來美團的大幅下滑,而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蛋糕做大。
換句話說,優(yōu)惠券讓用戶做出了額外的消費決策,一個人從一天3頓飯變成了一天4頓,或是從一天點1杯奶茶變成2杯。
一個格外注重性價比的時代,消費者的普遍心理是,低價買到就是賺到。大額優(yōu)惠券的威力立竿見影,商戰(zhàn)也被轉化成簡單粗暴的價格戰(zhàn)——本質上,商戰(zhàn)比拼的是組織的作戰(zhàn)效率、領軍人物的戰(zhàn)略眼光、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背后的資本實力,但此時此刻,前三者仿佛都不重要了。
偏移逐漸發(fā)生。
消費者的偏好轉移了戰(zhàn)爭的風暴眼。一日三餐才是打工人最在乎的——原本這場商戰(zhàn)的抓手是“閃購”,但打到后期,“閃購”的存在感不斷被削弱,外賣成了核心戰(zhàn)場,“閃購大戰(zhàn)”,最終還是變成了“外賣大戰(zhàn)”。
根據(jù)晚點LatePost,7月26日,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超過了9000萬單,其中閃購(非餐飲的即時零售商品)訂單只有1500萬單;美團的日訂單量來到1.2億單以上,閃購訂單在2000萬單左右。餐飲類的外賣訂單,是閃購訂單的足足6倍。
參戰(zhàn)方的策略,也不得不隨著最新的戰(zhàn)況偏移。京東最初想以品質外賣做出差異,但事實證明,這輪大戰(zhàn)中受益最多、消費者下單最頻繁的餐飲商家,是奶茶、咖啡、快餐和純外賣店。
正餐客單價普遍在30至50元左右,平臺補貼5至10元,只是打了8、9折,但如果是9.9元的咖啡,券后4.9元甚至0.1元就能買到,對用戶的沖擊力完全不同。用戶的決策,反過來也重塑了平臺的打法:當單量爆發(fā),平臺也發(fā)覺,咖啡、奶茶是餐飲里相對的標品,產能相對正餐而言是無限的,更有利于快速出餐。
▲?店員正忙碌制作咖啡外賣訂單。圖 / 視覺中國
這場用戶參與程度更深的商戰(zhàn),一度讓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一直強調的“用戶心智”法則失靈。
齊潤總結說:“我們聽過的很多名詞,用戶心智、用戶忠誠度、品牌價值、會員體系等等,都無所謂了。本質上,用戶不會完全依賴于某個平臺。給予便利性和價格優(yōu)惠,他們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讓王昭覺想起多年前認識的一位餓了么的戰(zhàn)區(qū)總經理。在美團逐漸壓過餓了么的幾年,這位總經理常常站在望京的寫字樓眺望遠方,皺起眉頭發(fā)出疑問:為什么餓了么明明比美團便宜,你們還要點美團?旁邊有人告訴他,用戶心智已經形成,在人們的思維中,美團商家品類全,品質更好。
如今,故事迎來了轉折。淘寶閃購聯(lián)合餓了么的補貼,贏得了新的訂單、新的消費者。美團不能坐視不理了。
超級星期六,2.5億訂單的誕生
復盤整個外賣大戰(zhàn)進程,三方的位置始終在變化。
第一個階段,京東入局,美團和餓了么觀望,美團最先反應,但也只是防御性動作;到4月下旬,美團開始反擊,阿里也在五一加入,將淘寶小時達改為淘寶閃購,接入餓了么,并在兩個月后成為強勢的主導者。
連鎖品牌銀流咖啡的創(chuàng)始人許小喵記得,4月下旬,自家品牌在美團的訂單占絕對主導,京東和餓了么的份額都較少;五一期間,美團的訂單占6成,京東3成,餓了么1成。但到了6月,餓了么推出超級星期六、免單抽霸王餐等活動后,在許多城市,銀流咖啡在餓了么的訂單直接做到跟美團持平,有時甚至會超過美團。
餓了么聯(lián)合淘寶閃購的入局,將戰(zhàn)爭真正推向了高潮,這是用戶和對手都沒有預料到的變量。餓了么BD王昭覺告訴每日人物,“內部后來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抓手”。
商戰(zhàn)給餓了么創(chuàng)造出一個破局的機會。
疫情時期,餓了么因騎手不足,許多訂單難以配送,大量商家和用戶流向美團。但近期針對只在美團上架的獨家商家,餓了么的城市經理們開始給予各類政策和補貼,讓對方在淘寶閃購也上架。
這也是餓了么近幾年來不多的反擊對手的機會。
除了推出“超級星期六”,平地打造一個餐飲狂歡節(jié),淘寶閃購還對標美團的神搶手和拼好飯,推出超搶手和拼團。王昭覺獲得的數(shù)據(jù)顯示,美團7月中旬的單日1.5億訂單中,神搶手5000萬單,拼好飯3500萬單,兩個產品占據(jù)了總訂單的超50%——神槍手和拼好飯都以低價、高性價比產品為賣點,戰(zhàn)略地位很是顯著。
▲?美團和淘寶閃購在周六正面“對打”。圖 / 微博截圖
想要更高的單量,就需要增加超搶手和拼團的供給,“之前可能要求1個商戶主動出幾個優(yōu)質的品就行,但現(xiàn)在得要求商戶給到10個品甚至20個品。”相應地,淘寶閃購給予商家流量激勵和純B端補貼,“每個月給單個商家補幾百或者幾千元沒問題,以北京為例,一個月光B端補貼就超過了500萬元。”
淘寶和餓了么內部制定的目標,也從“不落敗于美團”到“略微勝出美團”,最終變?yōu)椤胺闯缊F”。5月,餓了么的工作群里,“紫禁之巔定乾坤”刷了屏。在上?!I了么起家的地方,勝出美團成了硬性目標,“勝出一分錢也要勝出,勝出一毛錢也要勝出”。
這些年,阿里內部的組織架構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大幅調整,就是為了讓分散的業(yè)務彼此協(xié)同,實現(xiàn)1+1大于2的效果。在王昭覺看來,此前阿里的業(yè)務很多,彼此間的跨度也大,協(xié)同起來很困難。唯一起到效果的或許就是88VIP會員,將優(yōu)酷、餓了么會員都納入體系。而一直以來,美團的外賣、團購、收銀硬件和掃碼系統(tǒng)彼此高度配合,真正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
入局外賣大戰(zhàn)后,餓了么內部看到的數(shù)據(jù)是,“40%以上的用戶會交叉購物,不光點外賣,還會點進淘寶全品類的電商頁面下單,對整個淘寶的DAU(日活躍用戶數(shù))還有MAU(月活躍用戶數(shù))都有非常顯著的提升?!?/p>
戰(zhàn)爭走向白熱化之后,餓了么在阿里商業(yè)版圖中的地位,也肉眼可見地提高了,“從干兒子變親兒子”。餓了么從本地生活并入阿里中國商業(yè)集團,和淘寶天貓一起交由蔣凡管理,淘寶閃購的優(yōu)先級是T0級別——阿里的最高優(yōu)先級。
▲?淘寶閃購大面積鋪開廣告。圖 / 覺中國
作為一直以來的行業(yè)老大,美團這些年從來不缺挑戰(zhàn)者。美團外賣業(yè)務人士趙小佳覺得,“太陽底下沒什么新鮮事,誰都能做(外賣)”。幾年前,抖音也曾試水外賣賽道,但最終還是沒有大面積鋪開。
去年年末,美團內部已經聽說京東做外賣的消息,但趙小佳感覺,大家沒有太當回事。不過等到京東正式入局后,刺眼的消息不斷被甩進工作群里,“今天京東出價多少挖人,明天京東外賣又便宜了”,趙小佳能感覺到周圍空氣的微妙變化。
對于美團來說,要不要跟進,拿出幾成力氣參戰(zhàn),都需要權衡利弊。上一輪大戰(zhàn)過后,美團在本地生活這一行業(yè)早已站穩(wěn)腳跟,但外賣常被認為是個模式重的“苦生意”,持續(xù)虧損一度是美團的主旋律。每一季度,投資者都會緊盯美團的利潤報表,要不要在當下跟進對手的大手筆投入?如果坐視不管,戰(zhàn)局最終會不會變得不利?
一號位定調的聲音很快傳出來。5月26日,淘寶閃購訂單超過4000萬的這天,王興在財報會上宣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贏得比賽?!?/p>
不過,決策的影響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抵達系統(tǒng)的神經末梢。無錫一家專做外賣的麻辣燙店,老板學習了很多美團運營知識,一路把店鋪銷量做到區(qū)域內Top1。即便如此,6月,這家店來自美團的單量還是降了很多。有人跑去問美團的區(qū)域經理,得到的回復是,“整個區(qū)域都下降了40%”。
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投入500億補貼。3天后,從南京出差回來的美團本地商業(yè)CEO王莆中決心反擊。據(jù)36氪報道,當天,數(shù)十名業(yè)務骨干被緊急召回到美團位于融新F座的總部園區(qū),一間大型會議室旋即成為作戰(zhàn)中心。美團第一次正面向淘寶閃購宣戰(zhàn),推出“0元購自取”。當日,美團單量沖到了1.2億。
▲?消費者排隊取奶茶。圖 / 視覺中國
在那之后,王莆中和晚點LatePost對話時,進一步表明了態(tài)度:“美團不想卷,但不能不反擊?!标P于對手投入的500億資金,他放出話來:“我們不僅跟得起,而且用了比他們少得多的資源在跟?!敝链?,美團和對手爭奪的,又變成了用戶心智:誰才是外賣行業(yè)的老大,點外賣首先打開的是哪一個App,以及,“閃購”這個名字到底屬于誰。
難逃被卷入的命運,美團的動作逐漸加碼。王昭覺發(fā)現(xiàn),首先,美團會和餓了么做對標,參加商家活動。其次,商家的起送價和營業(yè)時間,也成了博弈的籌碼。比如美團的早點品類,起送價要求不能高于17元,餓了么沒有這方面要求,默認不高于20元即可——美團降低了起送門檻,也是為了訂單數(shù)的增長。
戰(zhàn)爭還沒有停下。7月下旬,整個外賣和閃購的蛋糕,從外賣大戰(zhàn)前的日均1億單,被做大了整整2.5倍,達到了2.5億單。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消費者點外賣的頻次,都變成了從前的2.5倍。一個原先一天點一頓外賣的人,很有可能在大額券的激勵下,一天點上兩頓甚至三頓外賣。
從0到1容易,從1到100難
2.5億訂單誕生的那天,整個即時零售的系統(tǒng),以空前的速度運轉著。其中,配送是不確定性最高、承壓最重的一環(huán)。
王昭覺告訴每日人物,外賣行業(yè)平均每單的配送成本是7.1元左右——遠遠高于消費者的認知,其中包括騎手的配送費用、管理費用以及餐損等,也因此,平臺會向兩邊收費,商家和消費者都將承擔一部分。
餐飲行業(yè)毛利潤高,凈利潤低,而外賣平臺此前很大程度上仰賴于餐飲行業(yè)生存,利潤也注定微薄。
齊潤在外賣行業(yè)深耕多年,在他看來,一個地域里的商家數(shù)量、訂單密度、騎手數(shù)量和配送調度,是幾顆緊密咬合的齒輪,訂單、運力都有高峰和低谷,數(shù)字可能相差巨大,如何同時留住商家、騎手和消費者,考驗的是平臺的精細運營能力。
美團此前按兵不動,底氣或許來自早已筑起的護城河。
據(jù)晚點LatePost的測算,美團和餓了么的穩(wěn)定運力,不是注冊總騎手數(shù),而是高頻、穩(wěn)定騎手數(shù),美團有100 萬,餓了么有50 萬。除此之外,多位騎手告訴每日人物,美團的配送體系,基于百萬騎手跑出來的數(shù)據(jù)不斷迭代,地圖準確性更高,調度也更合理。
美團的訂單類型,分為專送、自配送、混合送三種,商家可以在運力不足時調整配送方式。例如在雨天,一個商家可以把配送范圍從全城送改為5公里以內。而美團的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可以評估天氣對訂單數(shù)量的影響,并及時將分析結果推送給外賣站長和城市經理,分別調整運力和提示商家。
美團的騎手則包括美團專送、眾包、暢跑和樂跑。其中,美團專送負責核心商家和3公里之內的訂單,有出勤要求,出現(xiàn)任何情況都要完成配送,包括雨雪天氣,專送騎手承擔平臺的履約率,為所有訂單兜底;眾包是騎手數(shù)量最大的類型,大多為兼職,可以在幾個平臺間靈活接單;而暢跑應拼好飯業(yè)務而生,不要求穿著工裝,也沒有明確出勤時間,配送價格低,平臺派發(fā)訂單也優(yōu)先于其他騎手;樂跑要求穿著工裝和出勤,管理上與專送類似,主要跑遠距離(4-5公里)訂單。
▲?圖 / 視覺中國
在京東、餓了么、美團都送過外賣的張城打了個比方:“就像組建隊伍似的,每個隊伍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讓騎手來選擇。”
在運力調度上,系統(tǒng)就像農夫,拿著不同尺寸的篩子篩藍莓,先把最大的藍莓、最好送的訂單篩出來給暢跑,暢跑根據(jù)配送時間,以及新訂單和手上已有訂單的路線重合度,判斷接不接,不接的話給樂跑;樂跑不接,訂單滑向眾包的訂單池;最終,被剩下的訂單由專送兜底。因此,在騎手群體里,暢跑常被戲嘲為“暢狗”“好單子都被他們拿走了,比如送外賣柜的團單”。
京東也在學習美團,有眾包騎手、全職騎手、商圈騎手。商圈是指將一個商圈的訂單承包給一個代理商,由代理商調度騎手,商圈的訂單先由商圈騎手篩選,然后流向眾包和全職騎手。
問題出現(xiàn)在細節(jié)里。送過京東外賣的騎手王皓舉例:“京東的路線規(guī)劃,除了偶爾不準確、找不到地方外,還看不到時間。比如說你手上有5個單子,一旦把規(guī)劃路線圖打開,看不到其他單子的配送時間,也沒有優(yōu)先級排序?!?/p>
作為商家,孫勝則發(fā)覺,京東因為運營上的不成熟,餐損比美團和餓了么更高。到了后期,京東推出各類活動邀請商家報名,除了優(yōu)惠券,還有對標美團拼好飯的“爆品免配”——商家給一個底價,京東能保證用戶到手就是這個價格,多出來的錢都由平臺買單。
報名參加“爆品免配”,自然意味著更多的流量曝光和單量,唯一的要求是,“價格比餓了么跟美團都便宜”。孫勝一番計算后,放棄了報名,因為“實際到手的錢只比美團多1%”,但客單價卻掉了下來,品牌形象也勢必受到影響。
系統(tǒng)的設計固然重要,具體的執(zhí)行還得靠人。多年前的外賣大戰(zhàn),美團和餓了么都招攬了大量BD人員,負責各個城市的業(yè)務拓展,他們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地推鐵軍”。
但這次,熟悉外賣運營的鄭源發(fā)現(xiàn),京東BD人員很少,有大量外包。
商家入駐變得混亂起來。入駐時,頁面經常刷新不出來,不少菜品無法上架,出現(xiàn)問題時也沒人能第一時間解答,商家只能一次次地排隊找官方客服。
有段時間,賬目也變得很隨機。一般來說,外賣訂單以一天為周期,從零點開始重新排單,但鄭源發(fā)現(xiàn),京東外賣有時晚上10點多就進入了新周期。商家賬目難以核對,“只能每個月對一次賬,這對餐飲行業(yè)很不友好”。
外來者攻擂,從0到1容易,但從1到100非常困難。而價格戰(zhàn)的殘酷一面,也很快顯露出來。隨著補貼減少,京東外賣的訂單量開始下降了。燒錢補貼能夠換來漂亮數(shù)據(jù),反之,不補了,單量就掉下來了。
▲?圖 / 視覺中國
京東騎手孫皓算過一筆賬,跟一個月前相比,自己每天接到的單子少了四分之一,賺到手的錢,也從5塊錢降到了3.8至4.2元之間。依靠京東和外賣大戰(zhàn)吃飽的庫迪,和京東共命運。孫皓經常跑的幾個庫迪門店,下午3點過去時,當日做完的訂單從幾百單,驟降到幾十單。
即使是餓了么,也陷入了未知的困境。王昭覺說:“內部現(xiàn)在最擔心的,一方面餓了么主站流量都去了淘寶閃購,另一方面,補貼如果停了,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p>
被改變的生活
在第二次外賣大戰(zhàn)開打之前,外賣這個形式,已經深刻改變了餐飲行業(yè)——從成本結構、交付方式,到產品研發(fā)、價格戰(zhàn)略,乃至于線下還要不要保留一塊堂食的物理空間。
一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的內部人士透露,在許多餐企內部,外賣和堂食已經成為分開的業(yè)務。
外賣業(yè)務會配備獨立的研發(fā)隊伍,專門定制菜單,不適合做外賣的炸物會被踢出去,因為30分鐘送達后會失去酥脆口感,而那些標準化程度高、口感受時間和密封包裝影響小的菜品,比如紅燒肉、肉末豆角等,大多是外賣的熱銷菜品。
價格也不一樣。敏銳的消費者可能早就發(fā)現(xiàn),同一家餐館的同一道菜品,外賣和堂食價格不同,線上可能比線下更貴。一般來說,餐廳還會改造出獨立的外賣檔口,供外賣騎手以最便捷的方式取餐。
萬億餐飲市場廣闊浩瀚,容納了正餐、快餐、茶咖、堂食店、外賣店等各種業(yè)態(tài),每一個都是單獨的細分賽道,有著不同的運營和盈利模型。在這個訂單量沖破2億的夏天,餐飲行業(yè)再次受到震蕩,跟著平臺一起洗牌。
那些標準化程度更高的連鎖快餐、茶咖、外賣店,抓住了機會,摸到了單量的新天花板。
最為典型的就是庫迪。齊潤和一位庫迪的高層聊過,在入夏之前,庫迪業(yè)績壓力極大,“涉及到盈虧的問題,還有倒閉潮”,但因為跟京東合作,率先入局外賣大戰(zhàn),又獲得了一段喘息期。
▲?網(wǎng)友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庫迪的便宜外賣。圖 / 小紅書截圖
對咖啡品牌而言,驟增的單量是甜蜜的煩惱,同時考驗著商家的運營管理能力。連鎖咖啡品牌銀流咖啡創(chuàng)始人許小喵,最直接的感受是——“潑天的流量下來,有的加盟商和門店都崩潰了?!遍T店爆單,從100多單漲到500單,甚至700單,難免做錯、做漏。其中一家店,整個夏天都在借物料做咖啡——單量太大,盤不清楚該備多少貨,或是忙起來忘記下單咖啡豆。還有一些門店,員工累得不想上班,直接辭職。
但不少以正餐和堂食為主的餐飲品牌,卻意外在大戰(zhàn)中付出代價。
前述連鎖餐飲品牌內部人士透露,暑假和農歷新年前的寒假,是餐飲賺錢的高峰期,但從實際的經營數(shù)據(jù)看,今年暑假,訂單量和成交額增加,客單價和利潤率卻在降低。外賣大戰(zhàn)期間,有大量“非正常訂單”涌進門店,消費者不點菜品,只點一款主食或是小吃,“酸奶7塊,只點一個酸奶,對商家來說挺恐怖的”——超低價訂單無法覆蓋制作、人工、配送、餐損等成本,商家一定會虧損。
戰(zhàn)爭一旦打響,很多卷入其中的人并沒有叫停的權利。奶茶行業(yè)曾經發(fā)起過一場“反內卷行動”,那是2022年11月,包括喜茶、奈雪、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品牌,相繼退出外賣平臺滿減折扣活動,只在配送費上做優(yōu)惠。當時,茶飲們的共同情緒是:卷不動了。但在這一場外賣大戰(zhàn)中,一些奶茶品牌重新參與進來。
如今,夏天過去了,外賣大戰(zhàn)看上去已經到了尾聲,但人們的生活已經被徹底改變。
或許是遙遠的變化——每天1億甚至2億多的訂單,制造出大量的包裝垃圾,每一座寫字樓到了午后,都會堆積起塑料和油脂筑成的“垃圾山”。
也可能是更切膚的——當外賣訂單增多一倍,搶走的是線下堂食的生意。這是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用戶就這么多,大多數(shù)人一天吃三頓飯,頂多再點一杯咖啡、一頓下午茶或是夜宵。線上的訂單多了,線下的就少了。
▲?店鋪的外賣訂單持續(xù)爆單。圖 / 視覺中國
商場里的人流,菜市場的煙火氣,現(xiàn)做的一日三餐,細水長流的生活,離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遠。圍繞著吃外賣和送外賣,我們建立起外賣式生活——現(xiàn)在,連下班送外賣,都成了年輕群體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商戰(zhàn)最終波及的,是每一個普通人。在單量驟增的酷暑里,騎手中暑的概率大幅增加。消費者中,有人一天喝3杯奶茶,血糖和血脂水平都面臨挑戰(zhàn)。商家為節(jié)省成本,或是提高出餐速度,難以保證衛(wèi)生條件,還有人吃壞了肚子,吃進了醫(yī)院。
這場外賣大戰(zhàn)絕不是巨頭之間打的最后一場商戰(zhàn)。不同于十年前,在增量枯竭、存量搏殺的時代,巨頭爭奪的并不是外賣本身的利潤,而是用戶的注意力、時間,更多的消費可能性。所謂用戶心智,可以用錢買到,尤其是在性價比時代里,只要肯砸更多錢,戰(zhàn)局隨時能被改變。
只不過,跟第一次三年燒光幾百億相比,如今4個月就燒光幾百億的外賣大戰(zhàn),還是成了性價比時代里,性價比極低的一場商戰(zhàn)。
(除孫勝外,其余人物均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shù)據(jù)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 1 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7904056
- 2 加沙已變“死城” 7807932
- 3 暴雨中臺下只剩1名觀眾 演員仍開演 7712647
- 4 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 7618864
- 5 委內瑞拉:美國“不宣而戰(zhàn)” 7524214
- 6 菲將舉行大規(guī)模游行 中使館發(fā)提醒 7426978
- 7 女子婚后起訴父母返還18萬彩禮 7331502
- 8 始祖鳥煙花秀引爭議 日喀則通報 7238500
- 9 特朗普:我們在烏克蘭戰(zhàn)爭中賺錢了 7142075
- 10 蔡國強被譽為“中國煙花第一人” 704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