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象商標是營銷巧思還是誤導之嫌
白象商標是營銷巧思還是誤導之嫌 消費者感受落差引發(fā)熱議。近日,白象多半桶方便面的“多半”是商標這一話題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熱議。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時原本以為“多半”是指面的分量比普通桶面多了半桶。然而,仔細查看包裝后發(fā)現(xiàn),“多半”二字右上角標有“?”符號,表明其為注冊商標,并非對產(chǎn)品分量的描述。這一發(fā)現(xiàn)讓不少消費者感覺受到了誤導,認為白象在宣傳上玩起了文字游戲。
白象食品官方客服人員回應稱,“多半”確實是商標,產(chǎn)品實際克重以包裝上的標注為準。例如,白象紅燒牛肉面是85g的面餅,而多半袋面餅為110g,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有一定的加量。但也有消費者指出,某款“多半袋面”重量為105克,而普通袋裝為100克,實際僅多出5克,與“多半”給人的直觀感受相差甚遠。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認為,“多半”一詞容易讓消費者聯(lián)想到面或桶的分量比普通產(chǎn)品多。雖然白象客服稱產(chǎn)品具體克重以包裝顯示為準,但包裝上“多半袋面”“多半桶面”旁邊還寫著“大分量,倍滿足”的字樣,這種組合極易使消費者產(chǎn)生誤解,認為“多半”就是在描述產(chǎn)品分量,白象此舉存在一定主觀誤導嫌疑。這也不禁讓人想起今麥郎“1袋半”商標的案例,其因缺乏顯著性且易使公眾對商品分量產(chǎn)生誤認而被裁定無效。
白象作為知名的國貨品牌,此前因吸納殘疾人就業(yè)、拒絕日資收購等行為積累了大量公眾好感,被視為“國貨之光”。但此次“多半”商標事件卻讓部分消費者感到失望。這也提醒白象及其他國貨品牌,在追求營銷效果和市場份額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消費者的權益和體驗,確保宣傳真實、準確,避免類似的爭議再次發(fā)生,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長期信任。
[超站]友情鏈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娛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關注數(shù)據(jù)與安全,洞悉企業(yè)級服務市場:https://www.ijiandao.com/

隨時掌握互聯(lián)網(wǎng)精彩
- 1 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7904144
- 2 加沙已變“死城” 7809595
- 3 暴雨中臺下只剩1名觀眾 演員仍開演 7712482
- 4 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 7615849
- 5 美國大豆中國訂單量仍為零 7520484
- 6 試管嬰兒患腎病 父母要求醫(yī)院擔全責 7429086
- 7 女子婚后起訴父母返還18萬彩禮 7329472
- 8 女童20樓墜至13樓雨棚 被業(yè)主拽住 7234036
- 9 穿始祖鳥是為親近自然而非看它炸山 7143564
- 10 印空軍參謀長:我們給世界上了一課 7042580